Welcome
桃園市私立華納幼兒園 Warner Preschool標誌
QR Code
歡迎掃描 QR Code

分享至臉書! Share to Facebook!

分享到噗浪! Share to Plurk!

分享到推特! Share to Twitter!

分享到Google+! Share to Google+

分享到微博! Share to Weibo!

學習計劃

桃園市私立華納幼兒園114.1學年度大班主題「社區Ready Go!」

主題緣起~

臺灣是一座寶島,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魅力,有不一樣的文化、特產,更有著耐人尋味的發展故事。在深入探訪與了解後,相信每個人都會愛上這片土地。對於幼兒來說,在熟悉的家庭範圍以外,處處都充滿著新奇與驚喜,而藉著旺盛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,讓幼兒接觸、認識各種不同的環境,將有助於社會化,提升適應能力,融入群體生活。「社區Ready Go!」透過多元面向的活動,引領幼兒探索發現生活環境中人事物與自己的關係。

  主題先以故事帶入,隨著角色在社區散步,引起幼兒的興趣。接著透過兒歌、觀察、創意想像等活動,探索社區地圖、街道、設施、建築、景點,並認識廟宇藝術、活動與美食,感受生活環境中好看、好吃及好玩的部分。同時也建立愛護社區的觀念,了解社區是大家共有的生活環境,學習防疫與清潔維護。環境就是最好的學習資源,在主題架構及概念下,教師可以變化出截然不同的內容,依在地環境與文化特色發展活動,添加獨創性,帶領幼兒感知體驗,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,透過實際走訪社區,深化與在地生活的連結。

  最後,舉辦「熱鬧的廟會」活動,進行闖關與扮演遊戲,帶領幼兒規劃、布置,統整主題的學習,讓幼兒學習與人互動,更懂得與環境、自然互動,進而關懷愛護周遭的人事物。

 

主題目標

一、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環境。

二、探訪住家與園所附近街道的人事物。

三、培養關愛社區的態度與安全觀念。

四、欣賞社區藝術之美。

五、體驗在地民俗文化、名產等特色。

 

學習區
環境規劃

學習區

情境布置

活動設計

課程目標

基本區

語文區

●社區主題相關繪本、圖畫書。

●讓幼兒閱讀、欣賞圖書和繪本。

語-1-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。

語-1-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。

語-2-4 看圖敘說。

社-1-5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。

●兒歌掛圖、識詞卡(。)

●社區場所、景點照片。

●讓幼兒念誦兒歌並認識字詞。

●讓幼兒認識常見社區場所,並說出名稱。

●簡易戲臺、故事文本、信封戲偶作品(。)

●讓幼兒操作戲偶,進行說演活動。

美勞區

●壁面張貼大張壁報紙、彩繪用具。

●讓幼兒彩繪裝飾地圖。

身-2-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(。)

美-1-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。

美-2-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。

●紙張、牙刷、顏料(。)

●讓幼兒創作噴畫。

●信封袋、保麗龍球、活動眼睛、冰棒棍、色紙等各類紙材、回收資源、創作素材與工具。

●讓幼兒製作信封戲偶。

●讓幼兒運用紙箱、紙盒等各類回收素材,搭建戲臺情境(。)

扮演區

●街道與商店情境布置、行業服裝、巡守隊背心、購物袋、收銀機、商品等道具。

●讓幼兒扮演社區角色互動。

●讓幼兒進行買賣的扮演遊戲。

語-1-1 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(。)

語-2-1 以肢體語言表達。

社-2-2 同理他人,並與他人互動。

數學區

●社區好好玩掛圖、附件。

●讓幼兒觀察圖片,組合配對,或依指定地點走路線。

認-1-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。

認-1-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(。)

●自製房屋、街道拼圖。

●讓幼兒拼組遊戲。

積木區

●布置地墊、街道與房屋的圖片、各式積木、模型、紙盒、紙捲等鬆散材料(。)

●讓幼兒建構房屋建築,與街道場景。

認-1-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。

美-2-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。

特別區

生活
自理區

●洗手步驟圖、洗手乳、擦手紙巾或小毛巾。

●讓幼兒練習如何正確洗手。

社-2-1 發展自我概念。

身-2-3 熟練並養成健康生活習慣。

●抹布、小掃把組、碎紙、小桶子。

●讓幼兒練習使用清潔工具,進行打掃(。)

童玩區

●童玩、挑戰紀錄卡(。)

●讓幼兒體驗操作童玩。

身-2-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(。)

 

戶外區

大肌肉
遊戲區

●地墊鋪排圖形、高蹺、陀螺。

●讓幼兒體驗跳房子、打陀螺與踩高蹺遊戲。

身-2-1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,滿足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的需求。

社-2-3 調整自己的行為,遵守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。

 

桃園市私立華納幼兒園114.1學年度中班主題「街道小偵探」

 

主題緣起~

街道不僅是人車通行的空間,更是人們交流與互動的開放場所。在這個主題中,我們將帶領幼兒探索周圍的街道,細心觀察街道上的景觀特色、各式招牌與標誌,並聆聽車流往返所產生的聲音,或是聞一聞巷口小吃攤傳來的陣陣香氣。透過這些直接的感官體驗,激發幼兒的好奇心,並引導他們探索、關懷當地的文化特色。

  接著,帶領幼兒走上街頭,親自探訪街道上各式各樣的店鋪,了解店員的工作內容,並透過角色扮演活動,體會店員的辛勞與奉獻,並學會感恩他們的付出。

  此外,臺灣的老街與藝術街聞名於世,我們也將讓幼兒認識這些富有特色的街道,從中探索豐富的人文歷史與藝術之美,在幼兒心中種下文化的種子。

  最後的開店活動,則讓幼兒透過模擬買賣的情境,體驗開店的樂趣,進一步了解店主的辛苦與付出。我們也希望能邀請家長一同參與這一學習過程,支持孩子的成長與學習。

主題目標

一、探訪校園附近街道的人事物。

二、蒐集並整理對街道的經驗。

三、建立對附近街道的空間概念。

四、學習關懷社區街道的安全。

五、學習並發表對買賣的概念。

 

學習區規畫

 

學習區
環境規劃

學習區

情境布置

活動設計

課程目標

基本區

語文區

●與街道、社區環境、臺灣建築有關的繪本。

●讓幼兒閱讀、欣賞繪本。

語-1-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。

語-1-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。

社-1-5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。

●播放器材、兒歌CD、兒歌掛圖、識詞卡。

●讓幼兒念誦兒歌並認識字詞。

●立體商店組、自製商店語詞圖卡。

●讓幼兒熟悉街道商店與語詞名稱。

美勞區

●繪圖工具、廣告紙、剪刀、白膠、紙箱、紙盒。

●讓幼兒製作紙盒房子。

語-2-5 運用圖像符號。

美-2-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。

美-2-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。

●牙刷、水彩、黑色紙張、圖畫紙、蠟筆、報紙、黏貼用具、剪刀。

●讓幼兒體驗牙刷噴畫創作。

數學區

●自製找不同題目卡、色筆。

●讓幼兒練習辨識相似圖案的不同。

認-1-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。

●完整圖片、拼圖。

●讓幼兒觀察圖片,拼組拼圖。

扮演區

●圍裙、招牌、收銀機、買賣物品、手提袋、錢幣、標價牌子等道具。

●讓幼兒進行買賣的扮演遊戲。

語-2-2 以口語參與互動。

社-1-5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。

特別區

科學區

●手電筒、各色玻璃紙、紙杯、橡皮筋。

●讓幼兒進操作光影遊戲。

身-2-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。

認-1-2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。

音樂

律動區

●播放器材、街道聲音錄音檔、響板、木魚。

●讓幼兒聽音辨認。

身-2-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。

美-3-1 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,回應個人的感受。

●讓幼兒搭配歌曲敲打節奏。

 

 

桃園市私立華納幼兒園114.1學年度小幼班主題「生活好鄰居」

 

主題緣起~

本主題從幼兒的生活圈開始,從認識自己的家,上學途中會經過的地點、商店、公園、機構等,帶領幼兒認識自己居住的社區,探索生活環境。

  探索環境,最容易具體觀察的便是各種房子,房子有不同的高度、構造、外觀、功能等,可做深、廣度的探索。進而觀察世界上特別造型與材質的建築物,了解建材、環境和生活的關係。再引導幼兒以多種媒材製作房屋,將認知與美感結合,深化幼兒的學習。

  從住家向外延伸到社區,鄰居、公園、圖書館、便利商店等,每日食衣住行育樂都不可或缺的人、事、物,更是引領孩子社會化最好的學習!如:每日散步、遊戲的公園;可以看書、借書的圖書館……。透過實際到社區中散步、參與社區活動,認識社區中各種機構與場所的功能,讓幼兒學習與人互動,可以更深入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情感。

  對於身處的環境從好奇、觀察、體驗、參與到關心,逐步深化幼兒與在地生活的連結,藉以培養幼兒對居住環境的情感與土地認同。

主題目標

一、探索自己居住的地方。

二、探訪社區中的人事物。

三、觀察房屋的外觀並認識其構造。

四、欣賞房屋相關的藝術品。

五、進行與社區相關的遊戲。 

 

 

 

 

學習區規畫

 

學習區
環境規劃

學習區

情境布置

活動設計

課程目標

基本區

語文區

●房子主題相關的圖畫書、繪本、圖鑑、海報等。

●讓幼兒閱讀繪本。

語-1-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。

語-1-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。

認-1-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。

●兒歌掛圖、兒歌CD、播放器材。

●讓幼兒念誦兒歌。

●各種房子的圖卡、建案廣告單。

●讓幼兒認識房屋類型,並了解功能與差異。

●相關老房子的圖書、繪本、圖片等。

●讓幼兒認識老房子的特色,欣賞老屋之美。

美勞區

●紙箱、美勞素材、雙面膠、彩繪用具。

●讓幼兒製作、裝飾紙箱房屋。

認-2-3 整理文化產物訊息間的關係。

美-2-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。

美-2-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。

社-2-1 發展自我概念。

●圖畫紙、彩繪用具。

●讓幼兒畫出「我的夢想屋」。

●鬆散材料區:落葉、花瓣、樹枝等大自然素材。

●圖畫紙、活動眼睛、毛線、色筆、白膠、色紙。

●讓幼兒拼貼花草作品。

●圖畫紙、色紙、裝飾素材、彩繪工具、黏貼用具。

●讓幼兒裝飾市集物品與攤位。

數學區

●各種房屋拼圖、積木。

●讓幼兒進行益智遊戲,拼組房屋。

認-2-1 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。

語-2-5 運用圖像符號。

●5張不同房屋的圖卡、1~5數字卡。

●改變數字與房屋的配對,讓幼兒說出正確的門牌號碼。

扮演區

●警衛制服、背心、旗幟、指揮棒等道具。

●讓幼兒扮演社區守護者,進行保護或協助他人的扮演遊戲。

語-2-1 以肢體語言表達。

特別區

自然
觀察區

●植物圖鑑、放大鏡、葉子、花瓣、果實等自然素材。

●讓幼兒利用放大鏡觀察、探索從公園收集而來的植物。

認-2-2 整理自然現象訊息間的關係。

戶外區

大肌肉

遊戲區

●三角錐、盤子、小球。

●將幼兒分組,進行運球接力遊戲。

身-2-1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,滿足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的需求。

身-2-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回上頁
回首頁